暑期社会实践 | 云南宣威小分队:希望的火种,燃起在这片红土地

发布时间2019-08-06文章来源 云南宣威实践团作者责任编辑

扶贫篇

上海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云南宣威小分队第一阶段的调研活动,在7月下旬的火把节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入户调研,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贫困村村民们的喜怒哀乐,既刷新了同学们的认知,也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

这些天的走访,令大家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村民的勤劳与淳朴。这里的村民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早已习以为常,他们就像田里的苞谷与辣椒一样,将自己的根牢牢地扎进了这片红土地。纵使是三伏天正午的烈日,也未能使他们劳动的热情有丝毫削减。

鉴于农业是村民们的一大收入来源,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确下足了功夫。育种站的改良品种、沪滇合作的跨省帮扶、形式多样的政策补助与技术输入……,在给村民们提供劳动机会的同时,也坚定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

面对村民们强烈的脱贫意愿,政府与村委给予了积极的反馈,各类帮扶项目的实施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其中,危房改建补贴以其“高投入、广覆盖”而颇见成效。老房子寄托着村民世代为家的回忆,新房子象征着脱贫发展的契机,为确保“两全其美”,政府部门积极推进危房改建工程牢固了村民的根本,使他们的生活有了长久的保障。

危房新房对比图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今年早些时候,突如其来的大旱与虫灾让许多村户颗粒无收。鉴于天灾的“不可预见性”,村民们自身较难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然而随着相关扶贫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往一场灾害就令一户人家陷入生活窘境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避免和缓解

除此以外,青壮年劳动力向外地外省的流动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缺乏现代化专业耕作机械的条件下,人力劳动的成本显得尤为之高,因此对于无法外出务工的大龄、高龄人群而言,扩大生产无异于是天方夜谭,更不用说要负担留守儿童的生活与教育,由此则陷入了“愈种愈贫”的两难境地。此时,政府扶贫的政策就开始发挥效力,显得极为重要了。

在火把节当晚篝火映红了夜空。至此,小分队的调研工作也告一段落。腾空的焰火映衬着少男少女舞动的身影。无论生活艰辛抑或顺达,这里的人们对火的崇拜始终如一。木材燃烧的噼啪声,空气中弥漫着的火星,场景简朴却充满感染力。这里的人们热情满盈,这里的人们期盼未来,脱贫攻坚、踽踽前行,美好生活的道路正在脚下铺展。

产业篇

脱贫工作能够成功有效,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乡镇政府对具体工作的狠抓落实,二是当地产业经济和产业环境的不断好。小分队在政府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参观调研了部分当地领头产业,了解了相关产业对推进宣威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参观过程中,宣威市“产学研科”融合衔接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也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发。

火腿,作为宣威市重点培育的战略产业之一,在宣威市政府与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宣威火腿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宣威得天独厚的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当地的特色猪种与优质的盐矿,辅以近代实业家族浦氏几代人呕心沥血的打磨,火腿产业早已初具规模。

时至今日,政府扶持当地火腿产业逐步实现生产现代化、自动化,同时在工艺上也鼓励企业积极学习国内外的制作工艺与经验,不断推陈出新生产可生吃火腿,云腿月饼等多样化的产品并辅以全新包装设计,其发展潜力以及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

但是目前阶段,“宣威火腿”在国内的名气还是略逊于“金华火腿”,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不及帕尔马火腿和伊比利亚火腿。如何提高产品知名度、发挥产业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地火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宣威的矿产资源是当地另一大战略优势,在其经济体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复杂的地质运动与成矿机理的双重作用下,宣威积累了丰富的稀土、铁、钛资源,在煤矿发展蒸蒸日上之际,如何合理利用当地古风化壳中的稀土资源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当地政府眼下寻求突破的着力点。

2014年随着“科技入滇”政策的不断推进,液态金属项目落户宣威。本次小队所调研的云南中宣液态金属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于液态金属原材料、导热材料与印刷电子材料研发、制造与销售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

“中宣液态金属项目”是云南省“科技入滇”签约重点项目,采用中科院理化所刘静团队先进的液态金属技术,中科院理化所联合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云南打造液态金属谷产业集群。目前,该项目在云南宣威已相继建成年产200吨液态金属原材料及系列产品生产线、液态金属科技馆以及为液态金属产业发展的“省级五中心一委员会”。凭借科技专业经验天然资源优势,目前宣威液态金属产业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云南省宣威市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各产业错位联动发展上所做出的努力是具有开创性且指导意义的。对于此次到访的上科大学子而言,这也是一次拓展学术视野、感受科研氛围的机会。如用一句话来总结此行的感受,同学们都表示,最恰如其分表达莫过于获益匪浅,满载而归



撰稿:刘存熙

摄影:蔡祎婧 田思源

带队老师:左智伟 陈维雯
全体成:

张浩琛  蔡祎婧  段志强  葛华辰  郭淳旭

胡心元  李子璇  刘存熙  倪圣波  任怡静

宋昕玥  孙健伦  孙雅其  田思源  武恺晨

杨俊豪  余肖鹏  袁嫦娴  张海彬  张世初

赵楚一  郑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