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从3月2日开展春学期远程教学工作以来,人文科学研究院的老师们积极尝试丰富多样的远程教学方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与学生开展广泛深入的互动交流。截至第五周,人文科学研究院共有19门课(34个教学班)开展在线教学,选课学生数达到1867人次。其中采用直播授课的课程有14门课(29个教学班),录播授课的课程3门课(3个教学班),慕课授课的课程2门课(2个教学班)。
人文科学研究院的老师们采取的远程教学方式主要有:在线直播课程,在直播群里@每一位学生进行呼叫应答测试;PPT配音录播模式,有些老师为了提升录制效果,还专门购买了付费软件和专用设备;慕课,用内容充实、制作精良的成熟课程供学生观看,再拎重点,展开讨论。除了授课平台,老师们还和学生们建立了QQ群、微信群,随时随地与同学们保持沟通。这些各展神通的教学方式带给同学们全新的人文课程云体验。
【老师说】
授课教授:聂保平
课程:《庄子》的世界、哲学导论
就录屏而言,我觉得颇为便捷了,但由于时间限制和考虑到学生的耐性,录屏内容和教学效果本身都很难与面授等量而观。不过,在线教学让更多同学主动提问题互动,从我的两门课程情况看,有一半以上同学都提出了高质量的互动问题,说明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思考力很好。另外,我特别感动于那些把语音转换成文字的同学。
授课教授:刘勋
课程:中华文明通论、《论语》精读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进行课前和课中的课程管理。网络教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实体课堂教学“沉浸式体验”的意义。
授课教授:张蕴贤
课程:论说文写作、小说阅读
第一次尝试线上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总体来说,录播的方式有利于控制视频质量,能够提供稳定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存储反复观看,比较灵活。此外,教师每周根据课堂内容,在BB平台的讨论区留下讨论题,学生跟帖回答,这样的讨论形式很高效,讨论过程以文字形式保留在论坛中,也方便学生随时复习。
授课教授:陈祥勤
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课)
首次线上教学,原来选择录播,一直处于焦虑中,对着电脑PPT自言自语找不到上课的感觉。后来采用了腾讯视频会议,找回了面对学生侃侃而谈的感觉,也有跟学生的互动感。直播授课临场感,教室感更强一些。
授课教授:焦成焕
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来是选择平台课,但由于录屏效果一直不理想,加之学生喜欢直播课,所以换成了会议直播。直播课虽然和学生是在虚拟的教学空间进行交流,但事先准备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能够完成,与线下授课几乎没有差别,整个课堂的运行比较成功。在授课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部署、全国各地的联防联控措施成效、防疫抗疫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等教学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引导学生坚定抗“疫”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学生说】
——新的教学法效率更高了,大家都能充分互动和调动起来。
——挺好的,利用“直播+录像”的方式,既方便师生之间的互动,又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后可以回顾老师讲的内容。
——老师录屏中的内容很有启发性,激发我们的思考。 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不会去思考的东西,把日常的合理行为进行了理论的定义和剖析,感触良多。
——虽然是在线教学,但是课程阅读量很大。课前先观看视频,再辅以大量阅读,让人受益良多。
——课堂互动时间老师回答问题很认真,对话所碰撞出的高光是不可重复的,而微信的聊天记录是可以短暂留存的,方便大家整理问题和老师的回答精髓。
——线上教学基本可以达到教学目的。互动效果跟真实课堂上课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目前网络教学应该还算比较成功。
——老师讲课生动、不枯燥,三节课的内容感觉还意犹未尽,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