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10日,上海科技大学-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制片人培训班首次课顺利举行。围绕“如何进行影视项目开发”的主题,好莱坞制片人Gail Katz(《空军一号》、《完美风暴》)和资深美剧监制、编剧Stephen Tolkin(《罪案第六感》、《兄弟姐妹》)向学员们教授了三天紧凑而扎实的课程。两位老师与学员们分享了剧本结构和人物要素、制片人的工作内容、美国影视项目的开发流程、各自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并让学员们进行了寻找故事素材、提案和开发等模拟练习。
课程伊始,两位老师就强调了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一切影视作品的基础和源头。“讲故事的模式从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个原始人为了喂饱自己的孩子,成功猎杀了一头狮子;他在跟人炫耀的时候,他讲出来的这个故事已经有开头、中间、结尾。”“故事”和“人物”是三天课程的主线。在课上,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作为制片人如何去发掘有潜力被改编的故事,并在互动环节中让学员从报章杂志中寻找有趣的社会新闻,并展开想像,从中开发出合适影视剧的故事。
制片人班的三十多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影视制作和影视投资的背景,在课上与老师积极互动,也提出了各种与美国影视产业以及项目操作相关的具体问题。“制片人班的学员们非常认真,非常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在课上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都带着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而来,并迫切地寻求解答。”两位老师评价道。“我们并不提供一个一劳永逸的神奇方程。哪怕在好莱坞仍然有‘所有人都一无所知’这样的说法。对我们而言,能够把每一个项目做成,都是值得骄傲的成就。而对于致力于做制片人的学员们,我们的建议是‘做你热爱的东西,因为你要为之付出很多很多的时间’。”
中国电影工业发展迅速,盲目追求受追捧的“版权”(IP)的现象也引发诸多讨论。两位老师在课后也被问及这个问题。“成长中的电影工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系统,能够让优秀的剧本被看到、被流通;而在这个工业中的从业者,必须谙熟究竟什么才是一个好故事。”
对于三天紧凑的课程,学员也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和中国特色传统意义上影视进修班不一样,并不是传统大讲座加‘艺术加工’后的成功案例分享。南加大这个制片人课程设计上更注重实际操作,两位经验丰富的美国老师从一线制作岗位无缝对接教学,带有非常诚恳的自我失败剖析。在影视教学中,失败案例往往比成功案例更有学习价值,因为成功很难复制,但是失败可以努力避免。”对于两位老师坦诚的案例分析,学员也有颇多感慨:“中美影视工业化程度差异是全方位的,也包括教学层面。举个例子,《完美风暴》几个版本的剧本和成片的完成度对比注重细节处理,是传统影视学院拉片式教学的细化与补充。尽管中美价值观、政治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多差异,但是回归到方法论上,这是一个设计非常紧凑、注重实际操作的课程,对于那些电影一线岗位上的实际困惑的解决与借鉴非常有针对性。期待今后多种教学模块互相打通,制片人与其他工种配合度上更紧密,以及更多的长期互动与交流。”
据悉,上科大-南加大制片人班下一次课程计划在5月初进行。2016年制片人、编剧、导演三个培训班的学员将在一起进行合作。2016年上科大-南加大编剧和导演班的招生也于上周正式开始,项目组公布了招生的具体要求。导演班的学员还将获得免费拍摄短片的机会。详情请见上科大公告: http://www.shanghaitech.edu.cn/notice/2016040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