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前总裁Tom Jacobson讲授“电影制作周期”主题课程

发布时间2016-09-20文章来源 上海科技大学作者责任编辑

9月16日-18日,上海科技大学-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影视培训制片人班迎来了好莱坞知名制片人Tom Jacobson。Jacobson老师此次在上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电影制作周期”的主题课程,与学员们分享了电影制作中的方方面面,并通过扎实的练习介绍了制片人应具备的基本功。中秋三天的课程紧凑而全面,学员们体会到何为“万能的”制片人,以及这一职业所带来的挑战和成就感。

Tom Jacobson曾在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影业担任总裁,也作为独立制片人承担知名大片的制片。他第一部成功制作的影片是美国电影史上知名的青春喜剧《春天不是读书天》(约翰·休斯导演)。他在20世纪福克斯公司任职期间,主导了包括《小鬼当家》《虎胆龙威》《生死时速》《真实的谎言》和《独立日》等一系列全球票房大片的制作。作为独立制片人,他制片或监制了科恩兄弟的《老妇杀手组》(汤姆·汉克斯主演)、《火星任务》(德·帕尔曼导演)等知名作品。

课程第一天,Jacobson老师让每一位学员介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和一部“自己想做的电影”,并抛出核心问题:一位制片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他认为,一个制片人要有良好的沟通技能、良好的品味、扎实的阅片量和电影知识,而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喜好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剧情一句话梗概”(logline)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好的一句话梗概能精准地提炼故事的核心,使听者对故事产生直观的感受和强烈的兴趣。“事实是讲发生了什么,而故事是他为什么要讲,你又为什么要看。”Jacobson老师强调:“在拍摄的过程中,你会一直调整剧本内容。进到剪辑,又是一次改写。但在这个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句话梗概。”对于制片人来说,从故事开发、拍摄到后期的宣传,有了明确的一句话梗概,就等于有了一盏指路明灯,随时随地能够参照一下,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在实战演练中,学员们分组为《绝命毒师》和《权力的游戏》撰写了一句话梗概。Jacobson老师不仅进行了点评,也给出了自己的版本。

第二、第三天的课程中,Jacobson老师着重介绍了制片周期和制片人在制片、后期过程中所要承担的统筹和协调工作。如何在预算限制内把各部分照应周全,做到最好?如何平衡理想和市场,艺术和生意?如何恰到好处地处理与导演和资方之间的关系?他分享了在担任《生死时速》《小鬼当家》《春天不是读书天》制片人时发生的趣事,列举了作为制片人应如何发现、保护创意人才,平衡与资方或制片厂的关系,如何在制片时要敢于去想、又做好最坏的打算。“制片人就像是剧组里的家长,他需要关心方方面面,在出现问题时两头安抚,要在必要时刻严厉地说‘不’。但对于关键剧情,哪怕东挪西凑,也要保证最好的制作质量。”

Jacobson老师非常强调制片人解读剧本、理解故事的能力。在课上,他要求学员们对比《绝命毒师》和《权力的游戏》最终播放的剧集和剧本的区别,并根据剧本撰写为试镜所需的角色描述,实际拍摄时需要的场景分解表等等,以此更立体地理解文本—视觉、人物—演员、剧本—制作的转化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各技术工种对影片的贡献,学员们还以《谍影重重1》为范例,从摄影、剪辑、服装、美术指导和音乐的角度拉片。

除了技术层面,Jacobson老师也非常注重制片人的整体素养。他分享了著名导演伊利亚·卡赞题为《是什么成就了一名好导演》的经典演讲,比利·怀尔德的编剧心得,以及丹尼尔·戈尔曼的“领导力清单”,以此来说明制片人的素质必须横跨创意、技术、心理等多个领域。“消除别人的恐惧,这点非常重要,即使人后你也急得跳脚。”他背过身去做了一个偷偷咬手背的动作。“但是别忘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最后是颁给制片人的。”

3天下来,Jacobson老师以扎实的课程、耐心的讲授、优雅的表达获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有学员表示:“虽然从内容上看大多是一些简明的内容,但讲师通过逻辑和系统的方法给大家做了关于电影制作的整体梳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过往经验越多,就越能通过这组课程收获启发和思考。”而对于制片人的整体素养的要求,学员也感同身受:“非常感动于老师额外提供的‘关于导演的要求’和‘领导力要求’,这已经是超越主题的,但却是对制片人职业非常有益的综合素质内容,另整体课程完整而和谐。三天记了很多笔记,都是‘干货’,非常感谢!”

三天课程正值中秋假期,在制片人班紧锣密鼓的学习任务之外,上科大-南加大影视培训制片人班、导演班、编剧班的同学也进行了中秋联谊,观看了部分导演班学员在2016导演班培训中完成的短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