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二代”现身我校“校园开放日”——“双衔接”本科培养模式成效显现

发布时间2017-06-15文章来源 校长办公室作者责任编辑

现场:诺奖得主对话高中生

6月14日晚7点,在上海科技大学报告厅,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大卫·科恩伯格(Roger David Kornberg)为200多名参加上科大“校园开放日”的高中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生物信息”主题报告。

科恩伯格教授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和他的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有趣的是,科恩伯格教授是世界上少有的“诺二代”,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在195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生物化学学家。科恩伯格教授说,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就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在他9岁生日的时候曾经问他,最想得到的生日礼物是什么?9岁的罗杰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他想在父亲的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周的实验。这种对科学最纯粹的热爱支持着科恩伯格教授在“真核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因此荣获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我们所知的生物信息尚不足1%”,剩下的99%都有待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去探索。”科恩伯格教授说。他指出,在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并像之前三次一样改变人们的生活。

科恩伯格教授在演讲中说,DNA的三维结构与细胞功能紧密相关,而他在上海科技大学带领的团队正致力于解析更为精细的DNA三维结构。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DNA的转录和基因的表达等关键生命过程,并帮助科学家研发出更有效的药物和疗法。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发问,现场气氛热烈。有同学提问,是不是只有少数极为优秀的本科生才能进入科研领域,成为教授、走上学术之路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科恩伯格教授回应说,在生命科学的发展的过程中,学术界和产业界都起着极大的作用。他认为,在21世纪中,生命科学产业将有迅速的发展。他指导的三家公司在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这些不同领域结合起来使得产业界和学术界更好地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最后,科恩伯格教授鼓励年轻人勇于探索未知,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以改善人类健康。

从6月10日至16日,上海科技大学连开7场“校园开放日”,旨在通过以综合面试为主的多样性活动全面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同时也向考生和家长们介绍和展示上科大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状况。

依据学生高中阶段整体情况及上科大“校园开放日”中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是上科大招生模式的一大特色。据介绍,今年上科大提供A档30分、B档20分、C档10分三个档次的综合成绩,学校会将学生“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与其高考成绩相加后,与其他报考学校但未获得“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的学生共同排序,择优录取(部分特殊规定省份除外)。

在招生人数上,今年,学校将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四川、贵州、云南、辽宁、天津、湖北等14个省(市)选拔招录350名本科生,与去年相比,招生规模保持不变,学校在各省(市)招生批次仍为提前批。


特色:国际化无缝衔接、科研无缝衔接

作为沪上“最年轻”高校,上海科技大学明年将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不少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是,上科大到底青睐怎样的考生?三年下来,本科生培养体系和质量到底如何?

上科大的本科生培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建立了由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个性化教育构成的本科培养体系。上科大每名本科生,不论什么专业,必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独特的必修课还有“设计思维”“经济学导论”等。不仅如此,在人文社科领域,上科大还有“中华文明通论”“世界文明通论”“科技文明通论”等必修课及“文明经典导读”课程群。

“国际化无缝衔接”是上科大本科培养的鲜明特色。首先是国际化的师资: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95%以上都具有在海外院校或企业的长期学习工作经历,很多都是来自于哈佛、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等顶尖名校的海归精英。其二是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很多理工科基础课和专业课都依据国际标准进行设计,采用英文教学、同步使用原版经典教材,英文PPT、英文作业、英文试卷在上科大是司空见惯的常态。截至2017年5月,56%的理工科基础课和72%的专业课已实现部分(PPT+作业+考试)或全英文教学。

除了在校内推行国际化的本科教育,上科大还积极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合作,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网络。目前,上科大已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帕多瓦大学在学生培养和教师培训方面开展合作,合作院校还在不断增加。通过这个国际合作网络,上科大给本科生提供包括暑期短期课程项目和“3+1”国际交流项目(一学期或一学年)在内的、充足的、高质量的国际学习交流机会。2016年,85名本科生赴加州伯克利、芝大、帕多瓦进行暑期课程学习和交流,首批本科生赴哈佛、麻省理工(MIT)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和交流。2017年,将有93名学生参与暑期项目,合作学校增加了耶鲁;“3+1”项目名额扩大到70多名,合作学校增加了加州伯克利、芝大、耶鲁。

“国际化无缝衔接”的教学模式成果显而易见,出国交流的本科生都能迅速适应国际一流名校的教学模式,没有感到什么“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或者“水土不服”。2016年,奔赴哈佛和麻省理工(MIT)交流的六名学生,都拿到了全A的好成绩,在哈佛大学学习的生命学院大三学生顾世杰说:“哈佛学习生活常常促使我回忆起过去在上科大学习时光。相似的教学材料、互动式的小班教学模式、重思考轻背诵的教学理念……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在哈佛,老师的培养理念、授课方式、教学侧重点都与我在上科大所经历的颇为相似。”在MIT学习的信息学院大三学生王一帆说,到MIT几乎没有不适应的感觉,甚至还有了碾压MIT本科生的经历,“有一门大课有300多人上,满分120分,平均分60分。我拿了115分,全班前五,”王一帆不无骄傲地说。

“科研无缝衔接”是上科大本科培养的另一大特色。目前,上科大已聘常任教授145位,特聘教授292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6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等,在物质、信息、生命三个方向已经初步建立了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自身的核磁、电镜、大型超净间等大型科研平台正在迅速建立并投入使用,并坐拥张江高科技园内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国家级大科学设施。更加令人激动的是,目前,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科大正与中科院等单位密切合作,建设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光源二期线站等新一批大科学设施,一个投资将近100亿的新大科学设施集群正在学校周围兴起。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环境下,上科大的科研工作正蓬勃开展起来,解析人源大麻素受体结构、研发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研发“光场”虚拟现实新技术等重大科研成果正在不断涌现。

如何将这样强大的科研实力与本科生培养实现无缝衔接?上科大给出的答案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在上科大,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各学院的教授,又是本科生的导师;每一位本科生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位常任教授、两位特聘教授为他“保驾护航”。除了定期与学生见面指导学习生活、开展导师小组活动、入住宿舍楼开设研讨课之外,导师们纷纷向学生敞开了自己高水平实验室的大门,热情地邀请本科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截至2017年5月,在这所年轻的大学里,已有41%的大二、大三本科生在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而上科大的目标是达到100%。

上科大的本科生已经开始体会到“科研无缝衔接”为他们带来的竞争力。2016年,生命学院大三学生钱乐琛在导师、助理教授沈伟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道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the International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全球总决赛中斩获金奖。现在钱乐琛正在哈佛交流,她感叹道:“到哈佛之后,其实更怀念上科大的导师制。在哈佛要加入一个实验室是拼实力和运气的众里挑一,但是在上科大,很多课题组都对学生敞开怀抱,并会给耐心的指导。”

但实际上,给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并不限于自己的导师。物质学院大三学生祝亿灵在大二时因专业课对助理教授林柏霖的研究方向产生兴趣,从而加入林老师的课题组,现在已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美国化学会•催化》)上发表论文,祝亿灵说,“林老师会根据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分配课题,让我们很快克服掉对科研高深莫测的恐惧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培养我们。”

还有的本科生走得更远,在基础科研取得成果的同时开始考虑创业。物质学院大三学生陈安琪目前作为第一作者、正有一篇重磅论文投稿,“我这篇论文是分析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在火电减排中的可行性。接下来希望将该技术产业化,应用于高碳排放行业的减排上。”

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说,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背景和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同时具有国际视野,成长为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我们的培养特色就是在国际化和科研两个方面做到无缝衔接,让学生毕业的时候,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从事科研工作,都能够迅速上手,无缝衔接。”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上科大?印杰说:“我们所需要的学生首先必须热爱科学,其次必须要怀着开放的心态,喜欢思考。如果你是个很被动的学习者,或者希望在大学轻轻松松混日子的话,那么可能不适合上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