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大战“疫”行动|最美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0-02-21文章来源 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者责任编辑

疫情延迟了开学的步伐,但上科大学子除了宅以抗疫之外,还纷纷在自己的社区街道当起了志愿者,为防疫工作做一份贡献,尽一份力。物质学院2016级本科生熊郁森平时就是个热衷各类公益活动的同学,他这次更是积极参加了社区街道上海杨园四居的志愿者队伍,每天早晨准时去居委会报到。他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在小区门口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发放出入证,看见不戴口罩的群众立即上前劝说。他说:“今年春节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加入了这支志愿者队伍。”身为公务员的父亲让熊郁森近距离了解到疫情防治过程中资源紧缺的困境,这也令他越发意识到志愿者工作的意义所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欢迎志愿者队伍中能出现这样一位年轻的面孔,看到年轻人能展现出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她们很欣慰。

熊郁森在为路人测量体温

物质学院2018级本科生蔡济远同学的志愿者生活则要忙碌得多。他的家乡福鼎紧邻温州,所以被确定为一般疫情区。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福鼎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第12号通告”。除了一般的对过往行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筛查外,他还负责向社区内的住户和商户告知通告内容、向商户发放“第12号通告”宣传单、告知各商户规定的营业时间和营业要求、要求各商户店主签署并在店内张贴承诺书等。 

蔡济远同学向商家宣传疫情防治措施

在抗疫这场战争中,物资紧缺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为此,来自浙江嘉兴的信息学院2019级本科生夏睿嫣同学选择加入了一支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来到口罩厂帮忙加工口罩,给口罩的金属条加上内衬海绵条来让口罩更好地贴合面部、最大可能地防止飞沫进入呼吸道。她说:“自己不能为实际医疗出力,小区安保也都做得挺扎实的,而前线医护人员和民众都急需的物资口罩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加工口罩还是我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为抗疫行动做出贡献。”在这些天辛苦的流水作业中,夏睿嫣同学也与她的志愿者伙伴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夏睿嫣和志愿者伙伴流水线工作加工口罩

2月5日-10日,信息学院2017级入党积极分子曾理同学主动联系当地社区,通过积极维护社区秩序、普及卫生常识等措施,为抗击疫情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曾理在2019年郑重地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寒假回江苏常州老家后,曾理一边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一边也开始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他发现很多居民的危机感开始下降:出入超市、菜场等公共场所的居民越来越多,有的人把口罩戴反了……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曾同学担任起了社区宣传员。他每天要拿着扩音设备在小区里积极普及卫生常识,经常随同其他志愿者在社区巡逻。在社区志愿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民积极配合,基本没有人员集聚,大家的防范意识提高了,保障了所在社区的安全。

曾理主动联系社区担任防控疫情宣传员

与此同时,信息学院2017级邱岭同学、信息学院2019级吴蔚琪同学以及物质学院2019级杜新晨同学也积极加入到了自己家乡江苏的社区街道疫情防治工作中,杜新晨同学还向南京慈善总会“抗击新冠肺炎”专项慈善基金捐了款项。我们只记录下了些许为战“疫”而行动的上科大学子,还有更多的上科大人在疫情中默默奉献,践行报国、裕民的培养理念。希望同学们在为疫情防控工作发光发热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文字&采访:蒋依婷;曾理同学志愿服务图文由信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