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大战“疫”行动 | 为科研攻关备足“粮草”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0-02-27文章来源 上海科技大学作者责任编辑

在此次疫情期间,我校一些科研人员仍奋战在一线,如免疫化学研究所饶子和/杨海涛团队在加班加点进行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为了保障科研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图书信息中心的多个团队和公共服务处在春节假期紧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图信中心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协助疫情防控提供工具,并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科研团队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与此同时,通过学校远程视频教学与会议系统为科研人员竭力提供高效便捷的远程会议服务。公共服务处和设备与资产处为课题组储备试剂耗材想尽各种办法。

疫情期间,图书馆根据学校部署闭馆,但文献咨询与服务依然在线,电子资源24小时开放,科研人员可通过VPN系统随时随地访问、下载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了进一步支撑科研人员高效开展工作,对于ScienceDirect、SciFinder、科学文库、维普等中外重要数据库,图信中心积极与出版社沟通协调,开通了电子资源校外直接访问的便捷通道。

为给予我校广大师生更为优质的远程教学访问保障能力,图信中心紧急联系,上调出口带宽达5G之多,同时也对远程互动教学的承载底层环境进行了扩充和分析建议,以应对在疫情防控大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革趋势。

在接到防疫工作小组关于疫情防控系统开发的任务后,图信中心连夜协调组织力量,运用对网络协作的先天技能优势,迅速构建起了一支远程交流、协同办公、协作保障的队伍。以常规数倍的速度完成了防疫期人员信息统计系统的开发,并与各相关职能部门一起不断迭代优化重要的统计管理功能。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我校的全面防疫工作开展构筑起一座信息化指挥中心。

高性能计算共享服务平台也为本次新冠病毒研究相关的科研计算紧急调拨了1000余核的CPU集群及20多台GPU集群资源。并采取24小时接力部署的方式,与疫情争分夺秒抢时间。在接到任务当日起,即与科研团队一起完成了资源选型和软件部署工作。而后并行开展的运行配置参数调优工作,将主要的分子动力学软件Gromacs的运行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使得我校的重点防疫攻关科研在超算的高速跑道上全速腾飞。

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设备与资产处在符合校园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尽量确保刚需科研物资不断供。实验动物需要饲料喂养和更换垫料,试剂耗材采购送货团队保证了试剂耗材采购和送货,用硬核表现诠释了整个团队的责任和担当。

在得知饶子和课题组在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科研攻关之时,E-supply科研物资采购团队第一时间为其处理订单。此时为了防控疫情,人员进出学校都需要提前报批。设备与资产处刘丹老师在向饶子和课题组了解情况后,向学校申请部分试剂耗材送货团队成员回校值班工作,为课题组取货送货,替他们节省宝贵的时间。

团队成员在得知可以借助E-supply平台,为研究新冠病毒的科研人员提供服务时都很振奋,纷纷表示愿意回校工作。有几次供应商送来了几十箱实验动物饲料、多箱离心管、96孔板等大体积耗材,都是依靠送货团队工作人员用小拖车搬入校园,再一一送到实验室。

这些工作看似平凡,但是,在那一瓶瓶试剂药品和一箱箱耗材饲料里,凝聚着整个试剂耗材团队的光和热,也为科研攻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粮草”,为科研成果的诞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