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可以做什么?大科学装置如何成为基础研究的助推神器? 9月7日,由上海科技大学大科学中心、科技发展处、技术转移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上科大创新沙龙第一期“科欲善其事 必先识其器——面向科学与未来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在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举行,吸引了百余位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前来“识科器、论科学”。
副校长丁浩出席活动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举办创新沙龙的积极意义,鼓励上科大师生积极踊跃参加创新沙龙,共同营造开放交融的创新文化氛围,以优良的学术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共聚上科大,在广泛深入的交流中孕育更大科学突破、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大科学中心主任、物质学院副院长刘志教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他希望参会师生通过本期创新沙龙,对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有更加充分认识,利用大装置的先进手段解决重要科学问题。
在主讲环节,大科学中心江怀东教授首先介绍了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项目历程和最新进展,详细阐述了在生物成像方面的优势和机遇。翁祖谦教授结合实例,生动介绍了表面化学实验站通过探测反应中间体和过渡态,揭示催化反应机理的科学应用。柳学榕教授从“非平衡态”这一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由电子激光在物理方面的应用和重要意义。怀平研究员围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个关键词,探讨了光子科学大数据处理所面对的挑战,号召大家集思广益,利用数据技术使装置发挥更大效益。最后,张硕副研究员分享了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探测器的发展趋势和研发需求,希望更多同仁参与到先进探测器的研发。
在自由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关键技术、更好地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科学研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
生命学院李夏军教授,免疫化学所、生命学院赵简教授分别提出了生命科学研究对大科学装置的使用需求,认为“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在解决生命之谜方面将大有作为”。物质学院杨帆教授分享了“单粒子活性物质的原子分辨探测”等研究计划,期待与大科学中心合作落实。智造系统工程中心主任杨锐教授希望能够借助大科学装置解决发动机、3D打印方面的困扰。“自由电子激光冲击人类知识极限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物质学院执行院长陆卫教授的发问在现场听众中引发共鸣。大科学中心科研团队表示,将与各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同心协力,在“神兵利器”的助力下劈波斩浪,一同实现更多创新突破。
刚刚报到的物质学院2021级本科新生也来到论坛会场。“大科学装置能分析暗物质产生的噪音吗?”“现有条件可以做石墨烯超导研究吗?”刘志和柳学榕对此进行了耐心解答,并鼓励2021级本科同学利用好学校资源,深入探究科学真理。
上科大自建校以来,发挥新型的研究型大学优势,坚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推进科技、教育、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高水平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成果转化取得一系列进展。由科技发展处和技术转移办公室联合发起并主办的上科大创新沙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酝酿创办,以期不断营造校园创新文化,产生文化辐射效应。沙龙系列活动将继续与各院所中心合作策划,聚焦科学前沿、技术进步和产业新机,为激发前沿交叉思想火花、培育未来发展新亮点,营造健康活跃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