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1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the 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的全球总决赛落下帷幕。全球共有343支队伍参赛,并决出169个金奖,101个银奖和50个铜奖。在本届比赛中,由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沈伟、免疫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岩、免疫化学研究所和生命学院双聘教授杨海涛三位老师指导的本科生队伍ShanghaiTech_China,通过设计 “基于贻贝的柔性压感可控降解释药型骨胶水(MIBOM)”喜获金奖,最终闯入决赛并勇夺全球季军(Second Runner Up)。上科大本科生代表队是今年中国高校中唯一闯入决赛的本科生队伍,同时入选了“全球十佳”(Top 10)。
除最高奖外,上海科技大学队伍还在多个含金量十足的单项奖的角逐中表现突出,共获得2个单项奖和9个单项奖提名。这也创造了整个iGEM比赛创办以来本科生队伍中获得单项奖提名数目的最高记录。
iGEM是一项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性学术比赛。iGEM于2003年首次举办,并于2005年成为国际赛事,在领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这项国际性大赛旨在鼓励创意创新、学科交叉,同时也积极关注合成生物学与生产实际、社会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参赛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队伍围绕特定主题,针对能源、医疗、环境等不同应用领域确立自己的项目,设计模型并利用实验验证和实现。前期,各参赛队伍所在机构独立进行项目研究,正式比赛时进行集体项目评选:通过多轮海报展示和项目演讲,评选出金、银、铜奖,以及多个单项奖。历年来,不少参赛队伍的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大赛的科研水准与创新价值可见一斑。今年的iGEM大赛延续去年在线上举行的方式,COVID-19席卷全球的态势并没有磨灭iGEMer们的热情,来自全世界共343支iGEM队伍付出他们一年的努力,为大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科创成果。
今年上海科技大学iGEM团队由来自学校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本科生组成,充分体现了iGEM学科交叉、工程思维的特点。队员包括:生命学院2019级苏睿、朱诚昊、文昱杰、丁诗悦,2018级凌子傲、李子璇、周子丁,2020级丁涵、胡杰妮、黄治文、贾涵迪、李卓雅、苏舒摇、孙静、王化雨、辛骐、王恺君;信息学院2018级朱轶尧,2020级王之义;物质学院2020级薛睿轩。
上海科技大学队伍开发了一款“基于贻贝的柔性压感可控降解释药型骨胶水”(MIBOM),该项目利用合成生物学实现了原本珍贵的贻贝粘蛋白的低成本量产,并结合高分子化学形成了一款具备快速光固化、强粘接强度特点的凝胶,希望用于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同时还引入了基于机械力敏感蛋白Piezo1的负反馈调节,使材料能够随着骨组织的生长产生的应力而降解。
“MIBOM”骨胶水及作用原理
该项目的最大特色是以天然粘性蛋白为基础,借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的研究手段,创新性地在真核细胞中引入了压力感应系统,以期实现随着骨骼生长同时进行自降解的功能。该项目的模块化设计思路以及合成生物学在生物材料上创新性应用产生的巨大优势,得到投资人的追捧。该项目已在生物开发者大会Synbiopunk、“生物+”国际青年科技作品展评大会等竞赛中连续取得佳绩,并争取向产业转化迈进。
在长达一年的项目设计和验证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实践了上科大“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理念,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优解,培养了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严谨科研的态度。三位指导老师全程指导课题,适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项目的冲刺阶段,生命学院的刘冀珑教授、胡霁教授、王皞鹏教授、张翼锋教授、范高峰教授、戴珒教授和物质学院的李健教授等对项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除此之外,创管学院和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多位老师为项目成果进一步实现产业转化提供了很多帮助与指导。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免疫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为团队提供了来自本科教学平台、科研平台的优质实验条件和环境,积极地推动了本科生和导师之间的紧密合作。学生们自由探索、教授全程指导、院所提供支持,这种上科大特色的科创培养模式在本次大赛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相信在这种鼓励创新的培养模式下,上科大学子将会在更多的竞赛中取得佳绩,在更多的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
单项奖和单项奖提名
Best New Application(最佳新应用项目) |
Best Supporting Entrepreneurship(最佳创业) |
Best New Basic Part Nomination(最佳基础元件提名) |
Best New Composite Part Nomination(最佳复合元件提名) |
Best Part Collection Nomination(最佳元件组合提名) |
Best Model Nomination(最佳建模提名) |
Best Integrated Human Practices Nomination(最佳人力资源实践提名) |
Best Hardware Nomination(最佳硬件提名) |
Best Presentation Nomination(最佳演讲提名) |
Be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act Nomination(最佳可持续发展影响提名) |
Best Wiki Nomination(最佳网页提名)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