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林照博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张健团队合作于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Modeling human ectopic pregnancies with trophoblast and vascular organoid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两种类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绒毛及绒毛内血管的病理特点。
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种植及发育,其中98%发生于输卵管(即输卵管异位妊娠),是早期妊娠中导致产妇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占所有妊娠相关死亡的4-10%。输卵管异位妊娠根据其妊娠结局主要分为流产型输卵管妊娠(AEP)及破裂型输卵管妊娠(REP)。AEP患者通常具有hCG水平低且呈下降趋势、出血少、自然转归较好等特征。而REP患者则表现为hCG水平持续升高、突然腹痛,以及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造成AEP及REP不同病征及结果的机制仍属未知。
研究人员通过组织切片染色、组织透明技术、以及单细胞测序等方法,发现与AEP组相比,REP患者绒毛内血管异常增生。继而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血管类器官和微流控芯片等多种手段,发现并验证REP患者绒毛内血管异常增生,其绒毛高度表达并分泌的WNT2B可促进绒毛内血管生长,使胎儿及绒毛过度生长,从而导致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图1)。
该研究结果确定了WNT信号通路在早期妊娠期间血管生成、血管发生和网络形成中的作用,为早期妊娠中胎盘绒毛细胞与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RE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除此之外,此研究还建立了一个胎盘类器官与血管类器官的共培养模型,以补充动物模型的缺乏,为研究妊娠期间滋养层细胞和内皮/内皮祖细胞之间的复杂通信提供了工具,也可用于深入了解妊娠疾病中血管与滋养层谱系细胞的互作,并为未来开发更有效的干预手段提供指导。
图1. 研究模型及结论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林照博课题组助理研究员张振武博士、博士研究生罗堉瑞与叶沁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张健课题组赵晓雅、朱茜为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张健、上海科技大学林照博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12472300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