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于2019年6月成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树立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价值理念,培养他们对复杂世界的理解和批判能力。借助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区位优势,探索常态化科学与人文对话与相互促进的机制,促进上科大学风、格调、气度的形成。
人文科学研究院是一个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单位,是上科大文科建设的基础和起点,是上科大文科教学与科研的平台,人文院在大力构建上科大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同时,逐步建立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新文科学科体系,制定支撑人文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逐步形成上科大人文教育的格调和特色。
本期内容,回顾人文科学研究院2023年部分科研成果(根据发表时间顺序)。
乔戈在《现代哲学》发表科研成果
1月,人文院教学副教授乔戈于《现代哲学》第186期发表论文《祛魅的启蒙限度 ——马克思反思宗教批判的一条线索》。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包含了对黑格尔理性宗教与青年黑格尔派彻底“祛魅”观念的双重反思。马克思主张宗教祛魅与世俗祛魅并非相互重叠的同一过程,并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引申,对资本主义及其拜物教批判尚不能够等同于一般宗教批判意义上的“复魅”批判。最终,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蕴含了对启蒙理性及其批判限度在不同层次的反思。
《现代哲学》创刊于1985年,现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毛佩洁、祁玥在《通识教育评论》发表研究成果
1月,人文院副教授毛佩洁、教学助理教授祁玥于《通识教育评论》第10期发表论文《通识写作与文学阅读——上海科技大学“文学与写作”课程调查、实践与反思》。该文以上海科技大学自2021年秋季开展的“文学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探讨如何将写作融入大学通识人文教育中,以达到“以写促学”的目的。
《通识教育评论》是由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主办的学术期刊,致力于呈现中外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高校通识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
網野薰菊在IJPSAT发表科研成果
2月,人文院教学副教授網野薰菊的论文“The Use of Narrative and Metaphor in Intercultural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 Analysis of Spoken Discourse in Japanese Science Q&A Programs”在《国际进步科学与技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gressive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IJPSAT)上发表。论文通过描述日本一档面向小学生的广播节目中,专家如何使用与讲故事、隐喻相关的交际策略来阐释自己的研究,以揭示向非专业听众进行科学传播的奥秘。
IJPSAT是以跨学科研究为主要领域的综合期刊,涵盖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等广泛主题。
網野薰菊在《东亚语言文化研究》发表科研成果
2月,人文院教学副教授網野薰菊的论文「非特化型チャットボットにおける会話破綻要因の分析:IRF交換構造におけるフィードバックとアクト概念の援用」(试析无监督式聊天机器人的对话中断——基于IRF三话步回合交互模式中“反馈”与“行为”概念的应用)在《东亚语言文化研究》(『東アジア言語文化論叢 第2集』)发表。本研究旨在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明确人类对话涉及的话语要素特征,从而为聊天机器人的架构提供一定启示。
“东亚语言文化学会”(Society of East As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ies)在2000年由九州大学、仁川大学等外国大学的名誉教授等专家组成。《东亚语言文化研究》是该学会出版的年刊。本刊的研究范围包括日本语言学、语言和文学的实证研究等,目前正在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如比较语言学、第二外语研究以及汉语、韩语等其他语言的相关研究。
王寅丽在《哲学分析》发表科研成果
4月,人文院副教授王寅丽于《哲学分析》发表论文《海德格尔和阿伦特对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十卷的解读》。海德格尔的《奥古斯丁与新柏拉图主义》和阿伦特的《爱与圣奥古斯丁》都以对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十卷的解读为重点,他们都从“事实生命经验”的角度来解读第十卷,并通过奥古斯丁论幸福生活的阐释,分别引向“诱惑”和“爱”的现象学阐明;海德格尔的“诱惑现象学”强调诱惑是真实经验生活的本质,而阿伦特的“爱”重视记忆带来的反思和和自我构建;阿伦特在奥古斯丁论文中显示出的与海德格尔的思想差异,为她“爱世界”的政治思想做了准备。
《哲学分析》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合办的哲学类专业核心期刊。
毛佩洁发表科研成果
4月,人文院副教授毛佩洁的文章“'Free Divorce?' Love, Marriage, and Divorc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Women’s Press”收录于Conjugal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Culture: Sino-Western Discourses and Aesthetics on Marriage一书中。本文探讨了五四时期离婚话语的产生与建构,通过辨析各方人士对于新式男性与旧式女性离婚的态度,意在对五四时期盛行的个人自由与浪漫之爱的观念提出反思。文章指出,这些观念如同双刃剑——既是新文化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反传统的利器,又加深了对于旧式女性的刻板印象和亲密关系中的性别偏见。
该书由Chi Sum Garfield Lau和Kelly Kar Yue Chan主编,主要探讨中国文化中的婚姻观念、形式与实践,以及婚姻制度下的夫妻和性别关系在文艺作品中的呈现。
刘勋出版专著《春秋十日谈》
4月,人文院教学副教授刘勋出版专著《春秋十日谈》。该书精选了春秋时期十个有趣味、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细致剖析传世文献和新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在此基础上试图拂去蒙尘、穿透迷雾,逼近每个事件或人物的历史真相。通过“新读”这十个春秋史事件或人物,读者可以小见大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国内政外交的全貌,深入细致地揣摩古今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进而具体生动地体会“春秋”这个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
张汝伦出版《〈中庸〉研究 (第一卷):〈中庸〉前传》
5月,人文院院长、上科大特聘教授张汝伦出版专著《〈中庸〉研究 (第一卷):〈中庸〉前传》。在中国哲学经典中,《中庸》占有一个突出的位置,它包含了太多的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和概念。本书不是一部注疏《中庸》的著作,而是力图从经典文本的解释中探讨中国哲学的特质和可能。在解构和颠覆由现代性思维传统造成的种种成见之后,它将打开新的哲学视域与前景。
陈茂华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5月,人文院教学副教授陈茂华发表于《学术研究》2022年第12期的论文《“自我史”初探》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自我史”这一术语来自法国著名学者诺拉发起并主编的《自我史论文集》,旨在重新发现历史学家的主体性。从目前已有一定出版数量的“自我史”文本来看,“自我史”融合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历史。从叙述策略来看,一方面以作为个人的自我为主题,通过叙述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时代的互动关系,建构个人主体性的历史;另一方面则以作为历史学家的自我为主题,通过叙述以史学为业的个人学术经历,探讨历史学家主观性的效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当代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学术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和服务机构,其中,《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率),被学术界和期刊界视为人文社科领域中客观公正、影响广泛的学术评价标准之一。
张汝伦出版专著《德国哲学十论》
6月,人文院院长、上科大特聘教授张汝伦出版专著《德国哲学十论(修订版)》。张汝伦教授为我国哲学界研究德国哲学的著名学者,本书是其德国哲学研究代表性论文选集,包括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马克思哲学研究、尼采哲学研究、狄尔泰哲学研究、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哲学研究、伽达默尔释义学研究、汉娜·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研究,基本涵盖德国哲学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领域。
张汝伦出版专著《在思想中的时代:二十世纪德国哲学》
8月,人文院院长、上科大特聘教授张汝伦出版专著《在思想中的时代: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将时代的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通过回答哲学问题来回答时代的问题。而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尤其优秀地体现了这一传统。在本书中,张汝伦教授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入的研究为基础,详细介绍了狄尔泰、胡塞尔、马克斯·舍勒、海德格尔等九位德国哲学家,还探讨了他们之间的思想交锋和争论。通过这本书,读者将了解到现代德国哲学是如何在二十世纪的思潮中迈进的。每位哲学家都承载着对时代的独特回应和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德国哲学界,也对世界哲学产生重要影响。
Igor Fedyukin合作编著书籍出版
8月,人文院副教授Igor Fedyukin合作编著书籍 Letters and papers of Aleksei Kurbatov, an “inventor of revenues” (1700-1720s)由莫斯科出版社HSE Publishing House正式出版。Rossica Inedita系列的这本新书首次汇集了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库尔巴托夫(Alexei Alexandrovich Kurbatov, 1663-1721)的论文。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库尔巴托夫是彼得一世统治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名人。他曾是波雅尔的仆人,后来成为一系列关键改革的“发明者”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长,但最后在律法调查中结束了他的一生。该出版物中很多内容都是首次发布。这本书不仅面向普通读者,也面向历史、文化和文学专业的学生。
Igor Fedyukin在Rivista Storica Italiano发表科研成果
8月,人文院副教授Igor Fedyukin在国际期刊Rivista Storica Italiano发表题为“To Observe and to Classify: Abilities and Inclinations in Post-Petrine Russia”的论文。本文着重讨论关于“后彼得大帝时代”俄罗斯宫廷中侍从群体(servitors)的“能力”与“倾向”的对话,以及如何在行政上去处理这些问题。文中关于贵族军校(1731年成立)的案例探讨了俄罗斯政府日益关注其(精英)对象的能力和倾向的多样性,从而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监测和评估方法的方式。然而,到了本世纪中叶,这种能够讨论诸如能力和倾向等无形的“自然”品质的可能性也使贵族能够在国家服务的框架内维护自己的自主权。
Rivista Storica Italiano为意大利历史研究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
網野薰菊在《市场营销符号学与话语研究》发表科研成果
8月,人文院教学副教授網野薰菊的论文《日本青汁电视广告中的话语策略分析——通过启发式偏差构建幸福形象》(“Analysis of discursive strategies in Aojiru supplement commercials on Japanese TV: framing happiness through heuristic bias alignment”) 在国际期刊《市场营销符号学与话语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ing Semiotics&Discourse Studies) 发表。本研究旨在探究日本青汁等营养补充剂的电视广告如何应对保健食品广告所面临的限制。本文对九则青汁电视广告的转录数据进行了分析:尽管广告中主人公克服困难的故事与他们如何接触到该产品间没有任何逻辑关联,但仍可能导致代表性偏差;在主人公讲述克服生活困难和饮食习惯问题的两类话语中,还反复出现了连贯的意象,这也会导致其他类型的启发式偏差,而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其他几个连续案例。此外,与启发式偏差有关的策略利用了一种解决问题的修辞技巧,激发了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幸福形象,或导致观众基于错误的标准做出购买决策。研究建议修订日本国内现行的保健品和食品指导方针,提高消费者的意识与素养,以帮助公众应对复杂的营销策略。
陈茂华在上海《社会科学报》发表科研成果
9月,人文院教学副教授陈茂华在上海《社会科学报》发表了题为《重新发现人:西方新传记史学研究的旨趣》的论文。 西方新传记史学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对史学思想的前沿探索。西方学界近三十来年的历史人物传记研究,“重新发现(具体的)人”始终是其研究旨趣,体现着新传记史学家对历史学和当代世界的双重关切。在书写新传记文本的西方历史学家看来,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始终是一种实践性的、情景性的、具体性的主体性活动,因而历史书写应该以阐明人的境况为核心内容,充分体现出对人的精神状况、心灵世界和生活境遇的关切和尊重,从而在此基础上阐明历史学的性质、对象、价值与方法。
上海《社会科学报》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类核心期刊,创刊于1985年。
王寅丽出版专著《世俗时代的政治哲学:共和主义的一项研究》
10月,人文院副教授王寅丽的专著《世俗时代的政治哲学:共和主义的一项研究》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此专著为上海三联书店“思想与社会”丛书之一。阿伦特的存在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剑桥史学派的波考克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修正综合”,从哲学和历史的不同取向,建构了一种新共和主义的政治想象。本书是以阿伦特和波考克的新共和主义作为与古典共和传统对话阐释的典范,对政治哲学和思想史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也对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马基雅维里、美国革命的经典共和文本和相关论题做出分析和阐释。全书既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又有深入细致的文本梳理,是作者近十年来学术思考的总结。
Igor Fedyukin在Cahiers du Monde Russe发表科研成果
11月,人文院副教授Igor Fedyukin在国际期刊Cahiers du Monde Russe发表了题为“To tame their ferocious character: The noble cadet corps, École royale militaire, and the circul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in eighteenth-century Europe”的论文。本文探讨了18世纪法国演员们在当时是如何向俄罗斯借鉴了相关的教育模式(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一幕),而不是相反。本文重点讲述了巴黎皇家军校(École royale militaire)的创始人约瑟夫·普里斯·杜凡尼(Joseph Pâris-Duverney)向路易十五(Louis XV)提交的一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作者将1731年在圣彼得堡建立的贵族军校(Noble Land Cadet Corps)作为新法国学校的典范。这两个机构都是18世纪两国最重要的教育创新之一。此外,巴黎皇家军校也是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关于权力叙事的核心。本文中关于俄罗斯对这一法国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为18世纪法俄文化交流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Cahiers du Monde Russe是法国关于俄罗斯和东欧研究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
方圆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发表科研成果
11月,人文院教学助理教授方圆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发表题为“南方的自觉——傅大士教团所见南朝实践性佛教”的论文。傅大士作为南北朝著名的神异人物,受到学界的瞩目。本文基于前人研究,通过《善慧大士录》中保存的南朝晚期以傅大士教团为代表的实践型佛教文献,分析教团内部经典《停水经》及该教团最为显著的舍身活动,勾勒出教团信仰活动所体现的法灭思想。通过傅大士教团所践行的佛教内在理路与当时社会环境的讨论,本文认为长期以来学界所认可的实践自我拯救的佛教形态是由北自南发展的旧说有一定的偏差,傅大士教团的信仰活动展现出这一类型的“新佛教”在南方的自觉。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是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于1979年创办,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主管并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王寅丽在Religions发表科研成果
11月,人文院副教授王寅丽在国际期刊Religions发表题为“On Augustinian Studies in China: A Chinese and Western Discourse on a Family-State Relationship”的论文。奥古斯丁的社会政治哲学在当前中国的奥古斯丁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其中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奥古斯丁以“去自然化、去政治化的团契”取代了古代西方“家国一体”的自然秩序,这种解释使我们对当代世界的“自然秩序”以及人们在社会中如何互动的理解产生了疑问。本文对中西方背景下“家国一体”观进行了比较和对比。文章认为,奥古斯丁使用源自仁爱(caritas)的“家国统一”模式重构了罗马的“自然秩序”。并指出奥古斯丁在中国语境中的使用方式显示出学界对传统家庭问题的关注。
Religions是国际知名英文期刊,内容涉及历史、宗教、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属于A&HCI来源期刊(Q1区)。
张蕴贤、陈娅妮在《通识教育评论》发表文章
11月,人文院教学助理教授张蕴贤、教学助理教授陈娅妮在《通识教育评论》发表了题为《通识写作与文学阅读——上海科技大学“文学与写作”课程理念与教学设计》的论文。上海科技大学“文学与写作”模块课程自2021年秋学期改革以来,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与一对一写作指导结合,坚持经典文本阅读,坚持培养学生清晰、流畅的学术表达。本文以该模块中“唐前诗文之美”与“小说阅读与批评”两门课程为代表,分别介绍了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设计、讨论形式、写作任务等。以经典文本阅读促进写作训练,是上科大“文学与写作”模块的重要特色,也是我们实践下来行之有效的经验。
王路曼出版最新译著
11月,人文院副教授王路曼译著Property and Justice: A Trend Towards Marxist Political Philosophy由英国出版社Routledge出版。该书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委托翻译,王路曼作为首席译者承担了全书70%即22万字中译英的翻译,译后英文为14万字。本书从正名或语言表述到法哲学的多视角考察,讲述了好的生活或好的社会在马克思眼中是什么样的,并特别集中于所有权与正义这个问题。
Steven Lydon论文收录于编著The Schopehauerian Mind
12月,人文院助理教授Steven Lydon发表了题为“Representing Nothing: Schopenhauer ‘decoding’ Chladni’s sound figures”的论文,该论文收录于学术编著The Schopehauerian Mind中。这篇文章是关于亚瑟·叔本华对“声音图形”的解释。这一声学现象在1787年被发现后传遍了整个欧洲,但直到15年后,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委托设立一个国家奖,以表彰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才真正闻名于世。与当时人们熟悉的二维波模式不同,“声音图形”将声音重新想象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几何模式。对公众来说,“声音图形”是一件有趣的小玩意,对物理学家来说,它们是一个有趣的谜题。但对于叔本华来说,这些“声音图形”引发了也许是最诱人的问题:大自然是否拥有一个内部结构?这个结构是否可知?一些清晰的数字表明,自然是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力量的作用超出了分配给它的狭窄的感觉范围。这可能导致各种推断:从有组织整体性的内在到多变基质——“意志”——的暗示。
徐芃在CLEAR发表科研成果
12月人文院副教授徐芃在国际期刊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上发表独立署名论文“Rereading Mingyuan shiwei: Wang Duanshu’s (1621–ca. 1706) Contradictions of Male Poetry Critics of the Late Ming”(重读《名媛诗纬》——王端淑与晚明男性诗歌评论家的对峙)。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王端淑对女性诗歌的批评,对她的诗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些批评主要体现在她对每一位诗人的评论中,这些评论都以 "端淑说 "开头。以往研究将王端淑与其同时代男性理论家在诗学上的分歧误解为王端淑试图 "改革 "男性批评家建立的现有理论。与此相反,本文旨在通过从性别视角解读王端淑的评论,并将其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提出性别是王端淑推广唐诗的一个重要历史条件,也是其背后的力量。王端淑试图突破狭隘的古典诗歌女性传统,提出为女诗人提供多种风格的唐代诗人作为可供阅读和模仿的选择的观点。唯其如此才能获得教育中的性别平等——这对提升女性古典诗歌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CLEAR是欧美学术界唯一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学术期刊, 因1977年创刊迄今发表过很多领域内重量级的论文而享有盛誉。每年 12 月出版一期。现任编辑是Haun Saussy、Michelle Yeh 和 Rania Hunting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