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金属成键导向的超分子自组装化学: 从结构到功能

发布时间2024-11-25文章来源 上海科技大学作者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报告人简介:
于澍燕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分子材料与超分子器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5);卢嘉锡优秀导师奖(2010年);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教授(2017年)。在Nat. Chem.、J. Am. Chem. Soc. 和Angew. Chem. 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重要成果被美国《科学》和《化学与工程新闻》高度评价。主要研究方向为稀土元素化学和超分子自组装化学。可控合成“有机金属超分子器件”,应用于惰性小分子的催化、荧光传感与分析。

讲座摘要:
创造金属-有机/有机金属超分子体系的配位自组装化学,主要集中发展了合成方法学和结构规则。最近二十年正在转向限域微纳空间的反应性的发现和功能器件的创制。我们通过设计具有组装方向性的“分子金属”配合物,利用其在维尔纳体系和科顿体系之间的转变,建立了金属-金属成键和超金属-金属成键导向的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学,创造出一些结构新颖的超分子,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功能:超分子手性、对二硫化碳和羰基硫的C=S双键的水解切断、超分子传感、超分子机器和超分子催化等。
最近,我们运用可程序化分级自组装策略,设计合成质子开关的多功能有机配体,利用金属在形成金属-金属成键和金属-配体配位键的自分类行为,可控自组装合成结构新奇、功能特异的稀土-过渡杂金属有机超分子体系,并探讨其功能和潜在应用。

邀请人:甄家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