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故事 | 范润铭:勇于开拓 不负热爱

发布时间2025-07-30文章来源 创意与艺术学院作者责任编辑管舜瑛

所在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

年级专业:2021级工业设计专业(智能设计方向)

所属书院:科道书院

毕业高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毕业去向: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Master of Design设计学硕士学位(获得奖学金)

获得荣誉:

2025年上海科技大学校长奖

2025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2025年上海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2024年美国缪斯创意奖体验与沉浸赛道金奖

2024年作品入选意大利米兰设计周并受邀参展,提名Isola Design Award

2024年第十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三等奖,作品入编《2023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精选》

设享奖EDW”2023年上海设计创新大赛设计创新优秀奖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奖学金

2023-2024学年上海科技大学三好学生

2022-2023学年上海科技大学优秀学生

2025年上海科技大学校园歌手大赛“十佳歌手”

国际交流:

2024年春学期参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3+1国际交流项目(获专项最高奖学金)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智能设计探索之旅

从小我就对科学与艺术抱有极大的热忱。一方面,通过参加数学与物理竞赛培养了我缜密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绘画、音乐等艺术爱好又赋予我敏锐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就在填写高考志愿和选择专业的迷茫之际,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智能设计方向”专业使我眼前一亮——“学科交叉”“融汇设计、艺术与科技”的教学理念,让我充满惊喜,也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契合感。由此我开启了在上科大的智能设计探索之旅。

创艺学院的设计专业课程带给我很多有趣、有意义的经历。大一的课程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技法基础。教我们手绘的杨继栋教授会在课堂上演示一张清晰美观的设计稿是如何诞生的,并用实物帮助我们理解透视、光影;大二上学期的“综合设计II:功能设计”课程中,我在Shimon Shmueli教授、顾明德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套卫浴空间清洁产品系统设计《Cleanigent》,作品获得了多个设计奖项,并入编《2023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精选》。这也是我第一次从设计到原型的全流程学习实践;而在大三上学期的“综合设计IV:情感设计”课中,在邹悦教授、廖树林教授的指导下,我所在小组设计的风媒交互装置《風:Breathings》,在成功入选并参展2024米兰设计周后又获得了MUSE Awards的金奖。这个项目对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涉及电路软硬件控制、网络数据爬取、HTML网页搭建等多项技术。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通过分工协作不断学习新技能,并与信息学院的同学开展跨学科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最终成功完成了这件融合技术与艺术的设计作品。


跨学科融合的专业学习与实践


成长与蜕变:国际交流之旅

 大三时,我成功申请到了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3+1国际交流项目。这四个月的交流,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历练与提升的过程。交流期间,我修读了三门人机交互、工业设计相关的课程,完成了两项个人设计项目和两个小组设计项目,得到授课教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认可,并取得了一门A+和两门A的优异成绩。

 我尤其喜欢“Digital Instrument Design”课程,这门课融合了文献研讨、小组调研、创新实验、PythonArduino编程、物联网硬件搭建及课堂表演等内容。我设计的乐器《SoloChoir》在最终表演中广受好评。尽管课程起初让我感到压力,但我积极克服语言和自信方面的困难,从课堂的“underdog”(弱势“小白”)成长为受老师赞赏的“优等生”,最终获得A+的成绩。


我与Ian老师的合影与交流


 另外,我还选修了Marcelo Coelho教授的热门课程“Interaction Intelligence”(交互智能),与搭档完成了两个前沿的设计项目。作品因设计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符合人体工学而备受老师和评委肯定。


交互智能” 课程与作品


在课程之外,我还接触到了Media Lab等实验室不同领域背景的教授、研究员和学生,与他们探讨设计和实验室项目。我与Fluid Interfaces组研究员Nataliya Kosmyna探讨了脑感应艺术装置及可穿戴设备设计,积累了丰富的跨学科交流经验。


Media Lab


MIT的交流经历不仅给我带来很多人机交互领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能够更多借助科学技术实现我想要做的设计,也极大增强了我对上科大本科设计教育实力的信心。在这里的学习像是一个“祛魅”的过程,我对周围的同学、老师从原先的“仰视”——到最终的“平视”,发现自己甚至完全可以比一大部分同学做得更好,这令我感到非常欣喜。


当下与未来:扬帆开启新旅程

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怀着对人机交互、交互设计领域深入探索的热情与渴望,我期望能够在全球顶尖学府继续深入探索设计的边界。在导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最终,我陆续收到了多所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在综合考虑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术氛围、地理位置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后,我最终决定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设计学(人机交互方向)硕士项目。

在上科大本科四年的学习中,我不仅具备了扎实的理工科基础,建立了系统且全面的设计思维,还开拓了广阔的设计视野,掌握了跨学科的综合设计能力,能够设计并创造出自己喜爱、具备高品质和高水准的创意作品。同时,学校为我提供的国际交流机会,不仅极大拓展了我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眼界,还让我在学习、生活、跨语言与跨文化交流中全面成长,终身受益。

展望未来,无论道路如何,我都将持续追求自己的热爱,勇于探索与尝试,不惧挑战与试错,以创新与创造精神为驱动力,积极推动科技与设计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地融合与发展,致力于为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与未来设计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