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上海科技大学与上海银行联合主办的“未来科技创业营”(FutureTech Catalyst)在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举行启动仪式。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与上海银行行长施红敏出席活动。上科大财务总监、财务处处长张启,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毛基业,副院长杨宇,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业务总监朱守元,以及创业营首期四十多名学员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创业营聚焦硬科技与前沿科技领域,以服务更早、更小、更硬核的全周期创业项目为方向,以实现更全面的生态赋能为目标,致力于有效贯通科技、产业与金融链条。项目打造了集学院教授、业界导师、案例研讨、实战演练与投融资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旨在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创业认知、商业转化与资源整合能力,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过严格遴选,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的师生、科研工作者以及张江科学城内初创企业的45个优秀创业项目成功入围首期创业营。

上海科技大学与上海银行共同启动“未来科技创业营”
(左起朱守元、俞敏华、施敏红、李儒新、张启、毛基业)
李儒新在致辞中强调,上科大将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大局,持续深化与上海银行在科技金融及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的协同合作,着力打造更具特色、更富实效的“产教融通、科金融合”育人新范式。他对全体营员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一是要主动拥抱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深入理解用户需求与应用场景,为前沿创新成果寻找坚实的商业化土壤;二是要勇于打破身份壁垒,以“创始人”的定位进行开放平等的交流与深刻的思想碰撞;三是要超越单纯的商业逻辑,将个人事业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与时代发展的宏伟蓝图,立志打造兼具市场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卓越企业。他表示,创业营将全力构建一个高势能平台,为各位营员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与核心能力的升级提供全方位的系统性支持。
施红敏在致辞中指出,面对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金融行业必须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服务于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上海银行选择与上海科技大学携手合作,正是基于上科大独特的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体系。面向首期营员,上海银行将重点提供“三项赋能”支持:一是赋能创意孵化,通过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课程体系,设立金融交流专场与一对一咨询环节,为创意落地提供早期支持;二是赋能创业起步,特别推出“创业专属服务包”,通过提供便捷的账户服务、优惠的结算费率以及专属的信贷产品,切实解决初创企业“开户繁、融资难”的痛点问题;三是赋能企业成长,以开营为长期陪伴的起点,在企业后续发展过程中,围绕资本、产业、政策与财资管理四个维度,持续注入生态资源,助力企业行稳致远。施红敏期待营员们能在银行与高校的共同赋能下,成功穿越市场的不确定性,坚定地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创业营开营合影
开营仪式后,首期课程随即展开。上科大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毛基业、特聘教授李英、副教授刘玉坤、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陈斐利等专家学者联袂授课,为学员奠定了创业的世界观与认知论基础,以加速其从科学家向企业家的思维转换。

授课现场
本次创业营课程体系的核心使命在于引导学员完成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世界观跃迁,整体框架涵盖两大核心模块,共计八个教学单元。第一模块为“从科学真理到商业价值”,旨在将一项科学发现或技术原型,锻造成一个逻辑自洽、价值清晰、具备防御性的商业价值主张,内容涉及技术解构与价值发现、硬科技产品营销、商业模式设计与知识产权护城河构建等关键环节。第二模块为“从商业价值到卓越企业”,旨在将一个清晰的商业价值主张,转化为一个组织健全、资源充足、战略清晰并持续增长的商业实体,内容包括卓越团队的搭建与激励、资本叙事与多元化融资、高价值交易谈判及硬科技企业的战略管理等。为深化产教融通,上海银行将深度参与教学过程,为学员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金融指导。
后续,创业营将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为硬科技项目从“0到1”的关键孵化阶段提供精准赋能,以助力学校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区域创新生态的发展。同时,上科大将与上海银行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与资源对接,携手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韧性且面向未来的科技金融新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