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鼻窦炎诊疗难题,上科大团队再次斩获iGEM全球金奖

发布时间2025-11-10文章来源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者责任编辑管舜瑛

10月31日,第二十二届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全球总决赛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上海科技大学代表队(ShanghaiTech-China)与来自全世界的四百余支iGEM队伍同台竞技,凭借创新项目DOCTOR(Diagnostic Optimization & Chemical Treatment of Rhinosinusitis,鼻窦炎的诊断优化与化学治疗)再获金奖,同时斩获最佳基础性进展项目奖提名(Best Foundational Advance Project Nomination)、最佳测量奖提名(Best Measurement Nomination)和最佳展示奖提名(Best Presentation Nomination)。

  

 

iGEM团队在巴黎线下参赛合影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且反复发作的人体炎症性疾病,但其诊断与治疗方式仍存在诸多不足。针对这一现状,上海科技大学iGEM团队开展了项目DOCTOR,以全新靶点——颗粒酶K(Granzyme K)为核心,创新性地开发了鼻窦炎的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方法。

在诊断方面,团队设计了新型胶体金试纸,可实现鼻窦炎的早期、快速检测。团队借助AI技术设计小型结合蛋白,首次实现传统抗体的替代,降低了试纸开发的时间与成本。在治疗方面,团队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了具有良好性质的小分子药物前体,实现了“老药新用”,为鼻窦炎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

传统的蛋白质设计具有命中率低、需要大量湿实验验证等局限,为了解决现有问题,在软件方面,团队开发了蛋白质从头设计工具包,在有效降低实验通量的同时,将湿实验命中率提升至传统方法的4倍;在硬件方面,团队开发了一个用于高通量蛋白质亲和力测定的平台,集成了主副微流控芯片、两台泵以及一个软件系统。




wiki网页封面


本届大赛共有421支国际队伍参加,上海科技大学iGEM代表队凭借着卓越的创新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无间的团队合作,最终成功斩获金奖,并获得了三项单项奖提名,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了上科大人的风采与实力。参赛团队由来自生命、信息、物质、生医工、创艺等多个学院、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组成,正是这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与知识融合,点燃了创新的火花,让团队得以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上科大国际化培养和科创育人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一直以来,上科大iGEM团队始终坚持“学生主导”的原则,从最初的课题选择、方案设计,到中期的实验操作、建模分析,再到最终的成果展示,整个过程都由同学们自主探索和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则扮演着引路人和护航者的角色,在同学们需要时及时提供指导和专业建议,而学校各院所也给予了团队全方位的鼓励与支持。这种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自由探索的培养模式,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知识与荣誉,更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与科研创新精神,生动诠释了上科大“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育人理念。


iGEM团队大合照


团队成员名单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3级:陈蓦然、徐牧远、常雅斐、王天颐、郝郁晨、朱家麟、刘俊宏、杨炳欣、单朝信、林务屹、丁柏涵

2024级:董方冉、孙澜睿、滕云瞻、陆之遥、刘苑琪、盛倩兮、宫苏炜一、苏佳丽、刘福生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2024级:商琳旭、朱庆阳、王眺、李承益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级:陈泉宇

2023级:张博涵

2024级:黄子言

创意与艺术学院:

2023级:董润霖、周子涵

2024级:张近书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3级:温储赫

指导老师: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沈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王之礩

免疫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高岩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许文青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李健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药剂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志玲

团队学生顾问:

2024年团队成员刘启祯、徐亮、李玮杭、闫启航

2022年团队成员王恺君

更多项目资讯:

wiki网页:https://2025.igem.wiki/shanghaitech-china/

视频:https://video.igem.org/w/57b8f146-8c74-4227-a742-4fbd3c854d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