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学院杨晓瑜课题组在手性杂环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我校物质学院杨晓瑜课题组在手性杂环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取得进展,相关工作以“Chiral Phosphoric Acid-Catalyzed Kinetic Resolution of 2-Amido Benzyl Alcohols: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4H-3,1-Benzoxazines”为题,于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上在线发表。4H-3,1-苯并噁嗪是一类同时含有氮、氧的苯并六元杂环化合物,该类杂环结构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理活性的小分子药物以及农药之中。例如Etifoxine(艾替伏辛)——一种2-氨基4H-3,1-苯并噁嗪化合物,是一种著名的GABA受体抑制剂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以及抗惊厥。然而对于该类杂环化合物4-位手性中心的不对称催化构建方法却较为稀少,且都存在一定的底物局限性,不能实现对该类杂环的通用不对称合成。杨晓瑜课题组近期致力于利用手性Brønsted酸催化剂实现氨基烯丙醇底物的新颖不对称催化反应。课题组继前期实现环状2-氨基烯丙醇的动态动力学不对...
20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