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学院刘巍课题组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结构和工艺,本科生为文章一作
近日,我校物质学院刘巍教授课题组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方面再次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突破传统电极结构,开发了具有致密结构、高负载量、低成本的新型电极结构,利用了冷烧结工艺并通过添加纳米离子导体来促进锂离子在电极内部传导的动力学过程。目前该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Low-Cost, and Dense-Structure Electrodes with High Mass Loading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上发表。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在移动电子消费领域,但是目前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等大规模储能领域的需求。提高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厚度和单位面积负载量是提高能量密度的方法之一。之前报道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利用多孔结构来提高其面积容量,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刘巍课题组首次提出了高致密度的新型电极结构,通过使用一种新型的冷烧结技术,使得无机电极氧化物材料...
2019-07-18